*******
徐景跟闵地之事, 刑部、大理寺、都察院是整整忙碌了一个多月, 最后终于尘埃落定。
经过三司会审, 最后查出都察院弹劾之事属实。
最近这些年来, 徐景确实是利用职权, 威压闵地官员, 从而兼并瞒报田地, 并操控闽江数省粮价,肆意盘剥百姓的血汗钱。
此案一出,可谓是满朝上下一片哗然。
最后, 元化帝一怒之下,下令抄家,却是在徐家抄出了几个地窖的金子并一些名贵珠宝、字画等物。此外, 另又查出, 徐景还乃是通达钱庄的股东,甚至在通达钱庄存有四百多万两白银。
这样的赃款家资, 已经顶得上华朝数月的税入了。
看着刑部杨海生呈上去的奏文, 元化帝龙颜大怒, 当场判了徐景绞刑。
当然, 虽然对徐景跟闵地之事极为震怒, 但看着左相杜允文的面子, 却是并未追究徐景家人。
不仅如此,就连闽地几省牵连的官员,也不过是罚俸或是贬官, 并未处以重刑。
不得不说, 在这一点上,元化帝还是颇有理智的。
毕竟,此事牵连了闽地数省,若是深究下去,首当其冲的便是闽地数省的巡抚,其次,只怕闽地各州府有一半以上的知府、知州都不干净,更不用说参与其中,又在最底层的知县了。
另外,还有那八闽粮庄跟汇丰粮庄下面操控的数家粮庄,也不知会牵扯出闽地多少商家来。
所谓法不责众,即便元化帝心中对此事已经怒不可遏了,但也只能将此事在徐景这里打住。
闵地之事就这么落幕了。
自从徐景之案爆出来之后,左相杜允文面上便一直思若冰霜,再未有过一丝笑意。
朝中诸人都是晓得——近来左相心情不太好。
不过这也难怪,毕竟徐景乃是杜允文的女婿,如今被判了绞刑,杜允文又怎么笑得出来。
还好的是,元化帝好似并未因着徐景之事迁怒于人,杜允文的左相之位也是稳若磐石。
一些不明就里的官员,皆是私下感叹,称赞元化帝仁厚。
要知道,若是放在旁人身上,徐景犯下如此重罪,就是株连九族也不为过,至少徐景一家子人是逃不掉的。
然而现在元化帝却是仅仅处置了徐景,却并未追究其妻女家人不说,也并未去怀疑杜允文,甚至近来对着杜允文还似有看重之意。
当然,这仅仅是那些低阶官员们所看到的。
此事对于杜允文而言,却是颇为称心的。
毕竟闵地之事,果真是一如他所愿,在徐景这里便打住了,并未往里面深究。
虽然徐景被判了绞刑,是绝对活不成的,但杜允文也仍是忍不住松了口气。
如此不往下查,就此了断便好!
至于徐景么……一个女婿罢了,又不是自己的亲生骨肉,死了也就死了吧,大不了等过两年,若是杜柔嘉还有心思,便再另为她择一良人就是了。
在杜允文眼里,即便是徐景身为他的女婿,但也是不如他自己的地位和杜家的安危重要。
元化帝下令处置徐景之后,他虽然面上带着悲恸,但心里却并不是很在意。
而且,他也是知晓当下自己的处境。
元化帝近来有意无意的表露对他的看重,虽然看似对他并无什么防备之心,但杜允文知晓,如今的元化帝一心想着推行新税制。
不论是近期对他的重用,还是并未因着徐景下令处置他的女儿和外孙女,这一切的一切,不过是为了安抚住他罢了。
毕竟徐景跟闵地之事被挖了出来,虽然是震慑了朝廷内外,但也是让不少守旧派们还是自危。
此时安抚他杜允文,不过是想借此向守旧派们表达一个态度。
这才是真正的打一棍子又给一个甜枣,安抚住他们这些人罢了。
但是杜允文心里也是在盘算着……
虽然看似现在元化帝颇为厚待于他,也因着他的面子,放过了柔嘉跟徐依然,但内里元化帝只怕也对他多有不满吧?
徐景毕竟还是他杜允文的女婿啊。
若说闵地之事,全是徐景的手笔,他这个岳父一点也不知情,只怕元化帝也不会太相信这个说法吧?
一个弄不好,只怕这位元化帝也会知些风声。
还是早做打算的好。
徐景被行刑之后,杜允文虽然暂时松了口气,但更多的是为长远打算,相较之前,也是收敛了不少。
***
大明宫,紫极殿后的暖阁。
萧穆言看了内阁呈上来了的奏折,只觉整个腰背都坐的有些酸痛了。
站起身来,萧穆言随意地敲了敲自己的胳膊。
一旁的许斌见着,忙上前端茶,陪笑道:“陛下,不若让老奴为您捶捶?”
闻言,萧穆言却是直接摆了摆手,道:“不必,朕打个盹。”
说完,只见他走到一旁的榻上,斜靠在那里假寐。
他实在是累极了,但合上双目之后,心中仍是忍不住思量着朝中之事。
近来朝中事情不少,但好在新税制也逐渐在全国各地推行了起来。
不过税制改革之后的事情么……
想到这里,萧穆言又是期待又是忧愁。
一个税制改革,也都是拖到现在才开始动真格的,也不知能否在三五年内,将那新政变革全部推展开来。
若是不能的话,也不晓得他能否于在位之年,收复幽州等地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