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柔嘉并不是一个顶聪明的女人, 甚至可以说是心思颇为单纯。
当年虽然知道徐景娶她乃是为了父亲杜允文的权势, 但她却也并不很是在意这个。
她本就相貌平平, 在风度翩翩的徐景面前, 甚至常有一种自卑之感。
谁哪知成亲之后, 徐景待她很是温和, 夫妻也算得上是举案齐眉。
这么多年来, 他们就那样平淡的相处着,虽然感受不到丈夫浓烈的爱意,但杜柔嘉已经是满足非常了。
特别是在她生了女儿徐依然之后, 徐景仍然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她。
杜柔嘉跟徐景仅仅只有一个女儿,便是徐依然。
正如京中之人听闻的一样,徐景这个唯一的女儿徐依然, 确实是一名哑女。
而且, 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的比较多,徐依然与杜柔嘉一样, 相貌都颇为寻常, 算不得什么出众之人。
原本杜柔嘉在生下女儿之后, 久久不曾再有孕, 她心中也是惴惴的, 只以为丈夫会借着此事纳妾。
毕竟不孝有三, 无后为大。
徐景怎么说也是一个男人,且还是第一个出人头地之人,面对家中长辈的期待以及族人的推崇, 他又如何不想再添一个子嗣, 以便承继家业呢?
杜柔嘉已经做好了有人分享丈夫的心理准备,但是徐景却并没有那么做,他们夫妻就这样守着唯一的女儿徐依然过了这么多年。
虽然徐景并未细细跟她说起内心的想法,对于为何没有纳妾生子的事业从未提及,但杜柔嘉却仍是认为那是徐景对她有情谊的缘故。
对于此,她又是感动,又是惭愧。
面对这样的夫君,她又是如何能不回护呢。
因而,即便晓得此事会让父亲跟娘家为难,在徐景出事之后,她还是第一时间便带着女儿杜依然回到了娘家,请求父亲杜允文出手相助。
只是在这个时候,她原本以为的丈夫对她的情谊,却是突然被父亲杜允文点破,杜柔嘉心中自然是沉闷的紧。
原来,她骗了自己这么多年……
在此时此刻,她才觉察到,原来她心里一直都清楚,徐景对她有客套,有温和,有尊重,但唯独没有爱意。
不论是丈夫平时言行,还是这么多年来不纳妾不生庶子,其实都是因为她乃是杜允文的女儿。
心中酸楚非常,但杜柔嘉总归是舍不得一起生活了多年的丈夫,还是双目含泪地道:“女儿只晓得他是依然的父亲,能不能——”
她话还未说完,便被杜允文厉声打断:“他是依然的父亲,但也是致使闵地数百万老百姓饿肚子的罪魁祸首,我杜允文虽是你的父亲,是依然的外公,但也是当朝左相,自然当要以朝廷百姓为重。”
说到这里,杜允文又放柔了声音,说道:“孩子,为父晓得你难过,但徐景此事确实令人发指,为父既然为官掌权,又如何能因着他乃是自己的女婿,便偏私于他,弃天下百姓不顾?”
“你是知道为父的,我之所以在朝为官数十年,并非是为了权柄,只不过是想凭一己之力,而见四海升平,百姓安居。如今徐景如此作为,祸害百姓,为父早已恨极,你却还不知国家大义,定要为父为其脱罪,如此不是逼迫为父么……”
杜允文面带沧桑地说着这些话,神态似有说不出的无奈,道不尽的感叹。
杜柔嘉本是一个内宅妇人,又因崇敬自己的父亲,遂对杜允文的话深信不疑。
看着父亲如此神态,杜柔嘉原本坚定了的心思,在此刻也动摇了。
不错,父亲乃是一朝权相,虽然地位崇高,但这么多年来,也是时时刻刻为着天下和百姓在忙碌。
眼下,她为了自己的夫君,如此求着父亲违背本心,去做那些包庇之事,父亲心里指不定多苦……
“父亲……我……”
杜柔嘉眼中饱含着悲楚,她想要救出自己的夫君,但也是不愿如此逼迫伤害自己的父亲。
亦
“姐姐,姐夫这件事,我们都不愿看到,父亲亦是如此。”
这时,杜允文的嫡子,杜柔嘉的亲弟弟——杜承嗣出言说道:“父亲的性子你还不知道么?父亲为国为民操劳一生,徐景坑害了数百万的百姓,你让父亲如何能忍心,又怎么去救下姐夫?”
“我……”杜柔嘉一时语塞,也是有些说不出话来。
“罢了。嘉儿,等一会子,为父便去陶府一趟吧。”
这时,杜允文却是叹了口气,说道:“只是,此事牵连甚大,陛下也是龙颜大怒,即便为父去走这一趟,也不见得有多大的效果,这一点你须得明白。”
“恩,女儿明白!”
杜柔嘉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她也听说了,现在徐景面临着三司会审。
这事是都察院出面弹劾的,都察院那边的那条路是必然行不通的。
那么剩下的便只有刑部跟大理寺了。
刚好大理寺跟刑部又都是副相陶明哲所分管,因而此刻却陶相府是最有用的。
应下之后,杜柔嘉苦涩地看向杜允文。
只见父亲早已须发花白,或许是因着这几日的事情没睡好,眼睛上还布着不少红色的血丝,整张脸既如印象中那般威严,却又带着几分英雄老矣的落寞和无奈。
想来是最近朝中局势不太平吧……
还是夫君徐景之事牵累到了杜家,方才让父亲如此忧心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