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月二十八日, 会试放榜。
这天一大早, 顾云浩等人便吃过了早饭, 在家里等候消息。
“浩哥, 我有些坐不住, 不如我还是去贡院看看吧。”
不过等了一会, 巴九便有些坐立不安起来, 建议道。
“这会又没有马车,咱们这里去贡院太远了,你这来回跑着, 不仅累不说,说不定还不如咱们在家里等消息来得快呢。”
顾云浩将女儿顾澜抱在怀里,一面笑着劝巴九, 一面逗弄顾澜的小脸:“澜儿, 你说说,爹爹这话可说的对不对?”
顾澜不过才满四个月不久, 哪里听得懂他说这些, 当下也不搭理这个糊涂爹, 只舞着小手去抓他头上垂下来的方巾。
“夫君, 你也真是的, 澜儿才多大, 你说这些她哪里听得懂。”
赵妍无奈地瞥了一眼丈夫,将怀里的顾远舟交由碧翠抱着,自己则去顾云浩怀里接过顾澜来抱着, 说道:“澜儿还是让我抱着吧, 这孩子先前身子弱,现在倒是个顽皮的,等会让她把你头发抓乱了。”
她对自己丈夫是极有信心的。
因此还是觉得要保持丈夫的形象,免得待会有报录的人来了,让人看了笑话。
“你现在去了贡院做什么,待会报喜人来了,你还要放鞭炮呢。”
碧翠亦是笑着说道。
看着众人如此,顾云浩心中感叹。
即便他自觉这一科考的不错,但也并未多言会试之事啊。
怎么好似所有人都对他信心满满的样子……
难道自己这些天表现的那般明显么?
“巴九,你若是坐不住,就先去把换了的散钱装到盘子里,待会报喜人来了,说不得街坊四邻也要道贺,咱们还是要撒些喜钱的。”
见着巴九如此坐立不安,赵妍干脆给他找点了点事做,笑着吩咐道。
“好,我这就去弄。”巴九自然是笑呵呵的应下,就去找了个大铜盘子,将换好的散钱拆开放好。
因着他们家才添了两个孩子,本就是大喜,故而赵妍这次很是大方。
不仅备下了十多个专门打赏报喜人的封红,还让巴九去换了五两银子的散钱,准备到时候在门口撒些喜钱,以此让大家都沾沾喜气。
会试放榜,是自辰时开始。
届时不仅会在贡院门口贴榜,更是会有报录人分批次到这些新科取中的贡士居所报喜。
一般而言,报录都是依着从后向前的顺序。
自华朝立国之后,对科考进行了改制。
为了显示最士子的优待和尊重,科考报喜人亦是有一定的规制的。
比如乡试,乃是会以报喜人的人数和报喜的排场,来区分士子所中的名次。
这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,除了让考在前面的士子们更风光之外,就是更能让老百姓们跟着看热闹了。
会试放榜,报录一共分三班。
最末一班,为两人一组,共有五十组,分别给排在一百名之后的贡士们报喜。
第二班,为四人一组,亦是有五十组,配有锣鼓跟唢呐,负责一路敲敲打打的给第四名到底一百名的贡士们报录。
最首位的一班,乃是十人一组,只三组,则分别给会试排在前三的士子们报喜。
只要得中会试前三,那可谓是极尽风光。
这十人一组的报喜人会自贡院出发,一路吹吹打打,在老百姓的簇拥之下,走到高中的那位士子居所之处,为其送上喜报。
顾云浩这次自觉考的不错,估摸着不会落到一百名以后,之前便让赵妍准备好四个封红。
但是赵妍却还是悄悄准备了十个。
在她眼中,自己的丈夫便是最优秀的,得中前三亦是极有可能。
众人在期盼之中等了将近一个时辰,却还是没见有半点动静。
要知道贡院离他们的居所虽然不算近,但是一个时辰的时间,也足够报喜人过来了。
“说不得是浩哥的名次在前头,后面报录的人太慢了,所以还没到咱们浩哥这里来呢。”
巴九想了想,还是觉得他浩哥必然高中,所以干脆开始埋怨报录人的工作效率。
“正是这话,我也听说这报喜是先报后面的,最后才报前面的,说不得姑爷考的是顶靠前的,这才还没轮到咱们这里。”
碧翠也是颇为赞同巴九的话,当下便也是点头说道。
“夫君,你不会真中个会元吧?”赵妍亦是歪了歪头,一脸笑意地看过来。
这群人怎么对自己这样谜一般的信任……
顾云浩无奈了。
虽然他也认为,比起紧张的等待,这样自在又信心十足的状态要好上许多,但是这……这是不是也太淡定了?
再次回想了一下近来这几天自己的表现。
他除了准备殿试,好似也没干别的啊。
怎么就给了这些人谜之信心了呢?
不过,这样被家人信耐的感觉,倒是还不错……
顾云浩见着众人的神色,不由弯了弯嘴角,先是都弄了一下赵妍怀里的女儿顾澜,而后双目直直地看着赵妍。
“放心,定会中的。”
如墨的眸子尽是自信的光芒,顾云浩轻声对着妻子说了一句。
他话音刚落不久,便只闻隐隐传来锣鼓之声。
“好像是外面有动静了。”
巴九当下便‘嗖’的一下立起身来,一脸惊喜地道:“浩哥,我出去看看。”
闻言,哪晓得顾云浩还没来得及开口,却听闻碧翠直接开怼巴九:“你去看什么看,还不好生准备着,待会我跟夫人都要抱着小公子跟小小姐,肯定是腾不开手的,姑爷那边还得要你跟着跑腿呢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